权头条美帝体育赛事到底演的是什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08:39

  这次在美国十天跑遍六个城市,抽空去看了两场精彩的比赛。一场是在纽约著名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场馆看NBA尼克斯和芝加哥公牛队的职业篮球比赛。另一场是在母校圣母大学容纳八万五千人的体育馆观看大学生橄榄球主场比赛,对手是曾经称霸多年的Florida State大学队。

  看球的时候,又犯了职业病,花了不少精力研究现场到底有多少摄像头,对比现场感受和直播画面的区别。

  (下图为圣母大学的体育馆和馆内的摄像头。以及不畏严寒,在赛场上、在体育馆里用火山爆发般的激情燃烧着小宇宙的少年们~)

  (下图为NBA赛场及场内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到的摄像角度向观众呈现了许多超出比赛之外的有趣细节,为体育本身增加了更多的娱乐元素)

  首先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当代大型体育比赛转播的方式方法极其注重观众的视听效果,抓取的镜头和剪接的手法都非常讲究。我在看比赛时,尽管位子不错,但仍会不时地转向大屏幕,通过屏幕去看各种角度的摄像头所捕捉到的赛场画面和球员情绪。有那么好几个瞬间,我都觉得很好笑,既然老是盯着大屏幕看,干嘛还要冒着零下五度的寒冷去看现场比赛?

  由衷希望我们中国的法官早早断案,从而确认体育赛事直播节目,至少是各大职业体育赛事及奥运、世界杯的直播属于作品,具有独创性。这个话题应该尽快画上句号。不然大家还要像高中时候的书呆子一般,继续钻牛角尖。

  但这次看比赛的时候,真正让我触动的是体育赛事本身。这些年我们一直关注体育赛事节目转播涉及的版权问题,但是对于体育比赛本身谈的很少。最多只是从版权法的意义,强调体育赛事本身不是有版权的。我说过几次体育赛事是城市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甚至拿出清华大学马约翰老师来做示范,但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球场外冒雨进场的时候,我发现周围人都是操持各种语言,diversity极大。亲身体会到观看NBA比赛已成为跨越种族、跨越文化、跨越阶层的超级娱乐。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本以为只是漂亮性感的啦啦队表演,但在半场休息之际,意外地安排了两只高中生篮球队的现场表演赛,当中还有一位女生。我相信这对于学生来讲,是终身难忘的体验。

  对,也确实有篮球队宝贝的表演。但穿着也是青春健康范儿,而且经常是把纪念礼物“炮打”观众席。

  圣母大学对阵FSU的比赛,各节比赛空隙时间,更是见缝插针,介绍即将毕业离校的球员及背景,还将一位英语专业的女教授请到场上颁发奖杯,以感谢她教学写书的成就。

  大屏幕上也有好几次展示杰出年轻校友过往的辉煌战绩,向全场致意,其乐融融,当场宣传片也处处展现。我还看到了圣母大学北京global gateway的Reagan同学!

  所有这些安排伴随着全场八万球迷的欢呼呐喊,让人倍感放松和开心。(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我反正当晚整整睡了九小时!)这既是两校学子在体育场上倾注全力为学校荣誉的竞技,也是跨越州际的大社区party!

  (这次来美国感慨美国人民确实不易。基础设施落后,华盛顿与纽约之间的Amtrack火车又慢又晃,车厢之间连接部居然漏雨!中期选举之后,大家都惶惶不安,面对可能的全国大分裂。著名民权官金斯伯格摔断肋骨住院。如果她坚持不下来,特朗普肯定又要轻松送入另外一位保守派官。体育带来的欢乐和融合也许能抚平和宽慰一下这个国家的紧张和不满)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参与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工作,包括FISU、中国大体协、亚洲大体联。也是盼望尽一份微薄之力,能助力中国大学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对教育是极为关键的。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体育好,学习肯定好。我们自己的经验发现,体育好的律师,在情商和领导力上都有天然的优势。

  (千万不要以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次在电视上也看到美国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发起的多项法案修改,包括涉及选区划分等很政治的建议,各州纷纷通过!

  下图为临界团队的运动达人冯金闻律师,他参与多个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相关法律工作,并于近期被任命为亚洲大体联法律委员会主席。冯律师平时热爱运动,一直坚持参加铁人三项及马拉松赛事)

  对于我们的职业联赛,真心期待它能够快速、蓬勃的发展起来,成为领头羊。职业体育在发展成熟之后所积累的资源可以反哺学校体育。这正是未来学校体育真正发展起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制转变的机会。

  小小希望,但愿足球场上的国骂能早早消失。我们有一天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比赛时,也能看到中超、CBA的比赛现场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